氣切醫病共享決策
醫病共享決策輔助分析-拔管後失敗治療互動式評估表單
主題:一定要氣切嗎?
一、適用對象及使用時機 |
※使用氣管內管無法脫離呼吸器之病人。
※意識不清、痰液多、自咳能力差及多次重覆插管。
※經醫師評估後建議執行氣切之病人適用。
|
二、為什麼要了解氣切手術? |
正常呼吸時空氣依序由口鼻→咽喉→氣管→肺部;然而氣管內管的管徑小、路徑較長,增加呼吸道的阻力成了負擔,加上長期經口插管易造成口腔潰瘍、呼吸道損傷或感染。
氣切就是把本來從嘴巴建立的呼吸管路改成由頸部建立,提供一個安全的氣道,提升舒適度及生活品質。我們關心您或您家人的醫療權利;多面向的認識氣切有助於您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
三、您認為您的親人目前處於下列哪些狀態(請打勾)? |
□意識不清□多次插管□痰液多□使用呼吸器大於14天
□自咳能力差 |
要如何做決定?
步驟一:幫助您了解氣切造口與經口插管的優點、風險及合併症
|
氣切造口 |
經口插管 |
優點 |
1.呼吸較不費力較易脫離呼吸器.
2.口腔衛生及完整性易維持.
3.抽痰時較容易.
4.使用氣切帶固定於頸部.
5.可居家照顧.
6.較不易滑脫.
7.經訓練後可發聲.
8.經訓練後可由口進食.
9.嘴巴可閉起,維持濕潤.
10.避免重複插管. |
1.無傷口.
2.危急時可快速建立呼吸道. |
風險 |
包含轉送、麻醉、出血及感染風險. |
咽喉受傷、口腔破皮、牙齒掉落、心律不整、皮下氣腫. |
合併症 |
1.傷口出血.
2.局部皮膚感染.
3.氣胸.
4.皮下氣腫.
5.氣管狹窄.
6.其他. |
1.口腔潰瘍.
2.喉嚨內長肉芽腫.
3.聲帶受損.
4.因氣囊過度壓迫氣管造成氣管軟化症.
5.吞嚥困難.
6.其他. |
除了接受氣切造口或經口插管還有其他醫療選擇嗎?
◎步驟二:幫助您對積極治療與緩和醫療的認識與比較
選擇 |
積極治療 |
緩和醫療 |
重插
氣管內管 |
非侵襲性呼吸器 |
接受
氣切手術 |
拔管後不再重插 |
優點 |
1.無須手
術。
2.需長期照護與安置。 |
1.不須接受插管過程。
2.需長期照護與安置。
|
1.病人有機會說話及由口進食。
2.呼吸道阻力較小。
3.更換管路時的風險較低。
4.脫離呼吸器穩定後,可能關閉氣切造口。
5.避免病人重複被插管。 |
1.維持尊嚴、善終。
2.積極緩解不適症狀。
3.避免病人重複被插管。 |
舒適度 |
口腔粘膜破皮與喉嚨痛,疼痛 |
面罩緊貼臉部受壓,導致皮膚破損疼痛 |
術後傷口部位可能會疼痛 |
沒有呼吸器輔助,最後呼吸肌肉疲乏
|
痰液清除 |
易抽痰 |
不易抽痰 |
易抽痰 |
不易抽痰 |
結果 |
1.呼吸器長期依賴。
2.呼吸器脫離成功。 |
1.大部分的病人會走掉。
2.有一小部分的病人呼吸器脫離成
功。 |
費用 |
★呼吸器長期依賴者:
領有呼吸器重大傷病卡,故免醫療部分負擔,病人或家屬需自行負擔照護費用,費用約2-4萬不等。
★呼吸器成功脫離者:
◎家屬自顧。
◎看護照顧,費用約2400元/24小時。
◎入住留宿型機構,費用約2-4萬不等。
◎聘請外籍看護費用約2-4萬不等。 |
★病人離世者:
家屬負擔喪葬費用。
★呼吸器成功脫離者:
◎家屬自顧。
◎看護照顧,費用約2400
元/24小時。
◎入住留宿型機構,費用約
2-4萬不等。
◎聘請外籍看護費用約2-4
萬不等。 |
照顧方式
|
★呼吸器長期依賴者:
◎慢性呼吸照護病房。
◎居家呼吸器使用。
★呼吸器成功脫離者:
◎返家照顧。
◎留宿型護理之家或機構。 |
◎返家照顧。
◎留宿型護理之家或機構。
◎安寧居家療護。 |
◎步驟三:影響您醫療選擇(積極治療或緩和醫療)的因素有那些?
*請圈選下列考量因素,由左至右代表不同的重要程度
重要程度 |
不
重
要 |
普
通 |
重
要 |
很
重
要 |
非
常
重
要 |
病人較有機會脫離呼吸器 |
1 |
2 |
3 |
4 |
5 |
病人的舒適度 |
1 |
2 |
3 |
4 |
5 |
病人的身體的完整性 |
1 |
2 |
3 |
4 |
5 |
病人本身的意願 |
1 |
2 |
3 |
4 |
5 |
病人的年紀 |
1 |
2 |
3 |
4 |
5 |
病情嚴重性 |
1 |
2 |
3 |
4 |
5 |
復原的機率 |
1 |
2 |
3 |
4 |
5 |
長期照護的壓力 |
1 |
2 |
3 |
4 |
5 |
醫療費用的高低 |
1 |
2 |
3 |
4 |
5 |
治療的風險 |
1 |
2 |
3 |
4 |
5 |
◎步驟四:您認為您的親人對自己的醫療期望何?
*請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1.病人曾表達不願意插管?
□是 □否
2.病人親友曾接受氣切手術?
□是 □否
3.病人曾表達可接受氣切手術?
□是 □否
4.病人曾表達要接受緩和醫療?
□是 □否
◎步驟五:經過說明後,您對氣切造口治療方式的認知有多少?
*請試著回答下列問題:
1.氣切造口進行呼吸器訓練對病人而言較容易?
□是 □否
2.氣切造口可避免病人在呼吸衰竭時重複被插管?
□是 □否
3.氣切造口較方便居家照護?
□是 □否
4.氣切造口較容易抽痰?
□是 □否
5.執行氣切造口後就永遠拿不掉管子?
□是 □否
<!--[if !vml]-->
◎ 步驟六:您確定好治療方式了嗎?
我已經清楚相關治療方式的方案 □是 □否
我已經清楚相關治療方式方案的優缺點 □是 □否
我需要再跟家屬討論 □是 □否
*目前還需要照護人員提供的資訊:
□手術過程
□照護資訊
□其他:
(請使用此醫療決策輔助工具與您的照護團隊討論您的選擇)
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 106.01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