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骨刺
認識骨刺—頸椎退化性關節病變
神經醫學部熊海明部長
◆前言:
現代人常因後頸部酸痛、手麻或無力、兩下肢乏力而求診,絕大多數均為頸椎骨
刺所造成。
◆摘要:
骨刺是頸椎退化性關節病變的產物,隨著年齡的增長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放射線
檢查顯示:超過50 歲的人約有75%有退化性的頸椎病變,而70 歲以上的人幾
乎100%均有此病變。身體在成長停止後就開始了退化步驟,但身體中此退化現
象最明顯的位置就在脊椎,尤其以頸椎及腰椎最為明顯及嚴重。
◆臨床症狀:
一、頸部疼痛
在退化性關節病變早期,病變之頸椎開始不穩而鄰近頸椎之活動則變得不平均、
過量及不規則。此種不穩定之情況會使得病變之頸椎容易受到傷害,而症狀之產
生則源於受損之韌帶或關節。此時之症狀,不僅是侷限於頸部之不適,通常疼痛
會延伸一段距離,譬如到肩部、後枕部、肩胛部、上臂或胸部。
二、頸神經病變
當頸神經根受到壓迫時,病患會感到後頸部酸痛,蔓延到肩部、後枕部、上臂或
肩胛部。同時前臂及手部會感覺無力及麻木感;運動及感覺功能障礙則依神經根
中運動、感覺神經纖維被壓擠的程度而呈現不等程度的變化。
三、頸脊髓病變
當頸部脊髓神經受到壓迫,開始時,會感覺雙腿較為無力,行動遲緩及快步行走
或爬樓梯時容易疲勞。當頸部轉動時,身體可能突然感到感覺異常或觸電感。當
病情惡化時,可能會雙腿輕癱、步態不穩,身體明顯感覺功能喪失,甚至有排尿
功能障礙。
當骨刺壓迫到椎骨動脈時,病患會產生震發性眩暈或小腦及腦幹之症狀。
◆診斷:
當臨床症狀明顯有頸部神經功能障礙時,醫師會安排核磁(MRI)共振檢查,核
磁共振影像可清晰地顯示神經被壓迫之程度、部位,以做為是否需手術治療之參
考。
◆治療:
當病患之症狀僅為後頸部酸痛,而無神經功能障礙時,可給予保守療法,包括使
用頸圈固定、服用肌肉鬆弛劑及復健治療。
當有神經功能障礙時,譬如手明顯無力、肌肉萎縮麻木或雙腿乏力甚至排尿障礙
時,就必需考慮手術治療了。
目前頸椎骨刺手術,均為頸前位手術,使用手術顯微鏡,在顯微鏡之放大及照明
良好之情況下,將壓迫到神經之骨刺及軟骨徹底清除乾淨,因手術顯微鏡之使
用,可使得手術安全性大幅提高。一般而言,手術後病患之滿意度可達到90%
以上,但如果:症狀拖延太久、神經受壓迫時間太長,相對地病患恢復的程度也
會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