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醫薩刀?
原名來自於英文 ExAblate,包含 Ex(外部的)、Ablate(燒融)兩字的組成,
臺灣衛福部註冊名為 超音波腦神經治療儀。
本院於2017年率先全台引進第一臺超音波腦神經治療儀,
命名為 醫薩刀,乃經體系黃總裁和本中心主任們深思熟慮,
精選出符合英文音譯且又合適的中文,其中每個字皆有它取名的涵義 :
醫 : 先進科技的醫療儀器和技術
薩 : 有如菩薩一般悲天憫人,為有顫抖症狀的患者帶來一個全新,安全的治療方式
刀 : 利刃能夠迅速斬除症狀,效果於治療後立見

醫薩刀的治療
醫薩刀名為Transcranial Magnetic Resonance-guided Focused Ultrasound. (tcMRgFUS) ,中文為 經顱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
利用搭載有1024個超音波射源的聚焦式超音波頭盔,針對不同病症在顱內不同腦區進行超音波聚焦燒融手術,
相較於傳統手術,此項手術為 不需開腦亦 不使用輻射、不需全身麻醉的無創手術,大幅降低感染及出血風險,
手術過程病人全程清醒,效果在術後立即見效 !
治療原理說明
手術過程需先予病人使用頭部固定架,固定於附在治療床上的頭盔;
過程中,音波能量經由頭盔傳遞到根據症狀而不同的腦部特定區域進行加熱燒融,
例如,改善震顫症狀的腦區為視丘的腹內側核 (Ventral intermediate nuclei, Vim)。

治療過程中將由神經外科醫師操作超音波儀器進行聚焦加熱,
醫事放射師於一旁操作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進行影像導航及溫度監控,將能量提升至有效治療溫度,
加熱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不適情形,但症狀在治療過程會隨著溫度上升改善,
醫療團隊中的神經內科醫師會隨時評估病人神經學症狀以及症狀改善情形。

傳統多用於檢查的 超音波,行多重聚焦之後成為治療的新利器 !
以下影片 讓您更了解醫薩刀整個手術過程和一些您會關注的事項 :
這項治療,自2017年3月引進台灣,現已通過
衛福部核准成為
常規原發性震顫及帕金森氏症手術,
目前本院已執行超過一百檯治療,為全臺經驗最豐富之醫療團隊,
為目前全臺唯一與儀器原廠合作進行全球性臨床人體試驗的醫療機構,
未來能針對更多動作障礙及腦部相關疾患: 如 神經痛......等,
為更多受相似症狀所苦的民眾提供一項更好的治療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