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的心靈園地
精神科的心靈園地-園藝治療
「園藝治療」現階段可運用在長青、失智族群、學齡層資源班及特教班,早期療育則推廣在自閉或過動兒,更在社會層面運用於臨終病人,受刑人等專業助人領域。透過園藝活動,如花卉及蔬果種植、乾燥花製作、治療性園景設計等,進而令參加者獲得社交、情緒、身體、認知、精神及創意方面的好處。
病房在此次的園藝治療過程中發現這樣的活動帶領提升病人許多層面的功能:
1. 體能層面
栽種、播土、澆水灌溉無形中也提升肌肉群的活動,在平衡及精細動作手眼協調上也有相對程度的幫助,因此大大的增加精神科病人活動的機會。
2. 認知層面
首先在植物種子的選擇及花盆的配置,讓病人對植物有初步的體認,進一步在種植過程中病人也了解到澆水灌溉的水量斟酌及搭配氣候地域產生的種植困難,透過小組討論讓病人們在過程學習與成長。
3. 情緒層面
植物的成長是病人最大的喜悅,每日的灌溉時間也是病人列為作息表之一的活動,病人透過植物的成長變化也開始期待收成的一天到來,過程得到放鬆與平靜的感覺也是莫大的收穫之一。
4.創造層面
病人在種植過程中,學習表達自己的意見,對於植物的選擇及收成後在製作勞作作品時有不同的創意思考呈現,甚至進一步將收成品烹調食物更是讓病人充分發揮獨力思考的能力。
5.社交層面
分組的栽種過程,團體成員透過討論及合作,發揮集思廣義的互動溝通讓植物長得更好更加茁壯,彼此的社交互動在無形中產生的合作精神,讓病人對社交禮儀有更多的學習機會及表現。
值得注意的部分為在團體園藝帶領過程中需特別注意病人族群的篩選,務必針對參加者的能力訂定活動目標並設計其能力可及之園藝活動,減少病人過程中因為挫折無法持續性參加,透過互動討論發掘病人的興趣來提升病人對活動的參與度才是治療者重要的工作之一。
23D病房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