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蟲抗體可能會導致不孕
吳小姐38歲了,她結婚4年多一直沒有懷孕,前後吃了十幾個月的排卵藥,做了2次人工授精都失敗,最後她來本院生殖醫學中心找我做詳細評估。所有檢查都正常,只有抗精蟲抗體大於50%。隨後就幫她進行試管嬰兒,非常幸運的成功生子。
所謂的「抗精蟲抗體」,是指夫妻任何一方把精蟲當做外來物,引起身體抗體反應,產生對抗精蟲的抗體。不孕症病人有10%有抗精蟲抗體,但有生育力的男人中2.5%有抗精蟲抗體,有生育力女人有4%有抗精蟲抗體,甚至有人在懷孕的孕婦血液中,檢測出抗精蟲抗體!
所以有抗精蟲抗體不代表不孕,要看抗精蟲抗體的百分比高低來決定!抗精蟲抗體愈高(如本病例51%)愈易不孕!抗精蟲抗體如果出現在生殖道:如子宮頸,及精蟲的頭、尾上面和精液,可能造成精卵受精困難,屬於免疫因素不孕症之一種。
臨床上,檢測精卵排斥的抗精蟲抗體有以下2種方法:
(一)
混合凝集反應(MAR
Test):
最常於精液分析時合併檢查。將取出的精液經過30分鐘液化,吸取約10微毫升,放於載玻片上再加入抗原抗體反應劑,直接置於顯微鏡下觀察,過程約15分鐘。若是游動精蟲中精子與免疫乳膠顆粒凝聚成一團的比率超過10%,就是陽性。除了檢查先生抗精蟲抗體外,還可以抽取太太血液約10
C.C.,經離心後吸取血清部分,再以太太血清與已知不具有抗體的精蟲混合,以檢查太太是否有抗精蟲抗體。
(二)
免疫珠結合試驗 (Immunobead
Test):
“免疫珠結合試驗”可以檢測抗精蟲抗體是否具有「特異性」;例如抗精蟲抗體可能存在於精蟲頭部、頸部或尾部,藉此檢查可判斷對受精率的影響;如果精蟲頭部附著IgG抗體則會影響精卵結合;如果太太體內有IgA抗體,則會影響精蟲在生殖道內的活動力。
對於夫妻雙方具有抗精蟲抗體,引發不孕症,在治療上:
(1)若有抗體比率大於30%,一般會先嘗試幾次子宮腔內人工授精,如果失敗多次則改採試管嬰兒。
(2)如果抗精蟲抗體大於50%,則直接採用試管嬰兒。
(3)抗精蟲抗體大於80%,則卵子受精比率將大幅滑落,因此需要採用卵細胞質內單一精蟲顯微注射術(ICSI)的試管嬰兒(IVF-ICSI),以達到成功受孕的目的。
曾有夫妻因為多年不孕,最後離婚收場,各自男婚女嫁之後,兩對夫妻都自然懷孕順利生子,我想應該是跟「抗精蟲抗體」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