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6 00:00:00 陳怡君 回首頁

找出最好治療方針

            醫病共享決策 找出最好治療方針

                                                                            中華日報  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注射化療真的很可怕嗎?很多罹癌者都自稱化療沒問題,但在中途卻常會落跑,台南市立醫院最近啟用「醫病共享決策」(簡稱  SDM),已有  10餘人順暢進行大腸癌第三期的療程,「生命鬥士」陳姓病友  11日開心見證。

     61歲的陳先生平日有健走三公里的習慣,身強體壯,去年出現大腸癌症狀,不以為意,今年五月體力虛弱才就醫,市醫確診為大腸癌第三期。
切除病灶手術後,院方啟動  SDM,將注射化療、口服化療療程的優缺點印表,醫師和個管師衛教後,由家人表決選用注射化療,目前已完成  4次,並無副作用,主治醫師李楊成認為陳先生樂觀的態度很重要。
   
    陳先生在休養期間,運用台語歌曲「四季紅」的曲調,編寫了「晨起快樂歌」,每天詠唱,提醒自己「站起來,活出快樂每一天」。

因此,主刀的市醫副院長林逸首推薦評選陳先生為「生命鬥士」,  11日頒發獎狀予以嘉勉,同修的佛教師姊妹也到場獻花致敬。 
   
    市醫血液腫瘤科醫師李楊成表示,很多罹癌的患者常自稱可按照醫師的治療處置,但施行注射化療時,因無法承受疼痛、嘔吐等副作用而中斷,甚至落跑,嚴重影響病情。
他指出,第四期癌症就須實施全部可用的療法保命,並無選擇餘地,但許多癌症第二、三期因仍可選擇療法,所以醫病之間商議  SDM極為重要。
   
    適合使用  SDM的病症,以大腸直腸癌最為明顯,注射化療的存活率高出口服化療甚多,但須施設人工血管,較不舒服,市醫自 6月啟用  SDM以來,10餘名患者參與,83%接受注射,其餘16%因年紀大、住處遠或乏人照顧等因素選擇口服化療,目前滿意度都達到  100%。


    李楊成強調,  SDM除了大腸癌、乳癌適用,還有心室顫動、血液透析、安寧療護等高風險、低確定性的醫療適合運用,醫界正繼續研發其他合適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