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旅遊醫學
隨著時代的進步,交通運輸的便利,國與國之間的距離日漸拉近,每年出國旅遊或洽商的人數亦逐年增加,各國當地的環境衛生不盡相同,因而造就一門新興科學----旅遊醫學。
旅遊醫學是綜合各科傳統醫學及旅遊學而成的科學,主要目的是為保護旅遊人士在旅途中避免疾病及死亡,其特色就是透過地理學、環境學、時區等科學來評估旅遊時的危機;在醫學方面,可分為感染性危機及非感染性危機。
感染性危機就是於旅途中遭受細菌或病毒等傳染性疾病感染,例如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等地易受肝炎、霍亂及傷寒等感染;中國大陸則常見瘧疾、登革熱、日本腦炎或肝炎等感染;非感染性危機方面,則是在旅遊過程中發生的一些特定疾病,例如在尼泊爾或西藏地區常見高山症,海灘渡假區則常見紫外線傷害,其他像是交通事故、犯罪傷害等,甚至有些疾病在回國後才會出現下痢、發燒或皮膚病變等症狀。
不同國家會因不同氣候、不同緯度、不同環境而有不同傳染疾病,尤其是開發中國家,各國都有不同的當地流行疾病,因此在出發前往目的地時應先了解該國衛生環境,以做好防疫措施,降低感染機率;旅遊醫學目的即在提供醫師及旅遊者如何預防、如何做危險評估及如何治療的資訊,以期每位旅遊者都能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作者:秀傳紀念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王胤德
注意:本文章所提供的資訊不能取代醫師治療。